前言
ChatGPT 的文字能力很強,以下試著使用 ChatGPT 做白話翻譯。
《雜阿含經》第一小經 原文
參考 CBETA Online: 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T0099
以下我將 ChatGPT 翻得不好的地方做了標示:
「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
「當觀色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
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
「如是觀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
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
「如是,比丘!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,則能自證:
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
「如觀無常,苦、空、非我亦復如是。」
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」
ChatGPT 的白話翻譯
以下我把可能有問題的地方做了標示:
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。
那時,佛陀告訴諸比丘:
「要觀察萬物的色彩是無常的。
當這樣觀察,就是正確的觀察方式。
正確地觀察會產生厭離的心情,
有了厭離的心情,就會產生喜悅的感覺,因為能放下執著。
當有喜悅的感覺,就會對修行產生心解脫的體悟。
同樣地,觀察受、想、行、識也是無常的。
這樣觀察也是正確的觀察方式。
正確地觀察會產生厭離的心情,
有了厭離的心情,就會產生喜悅的感覺,因為能放下執著。
當有喜悅的感覺,就會對修行產生心解脫的體悟。
比丘們啊,
對於已經達到心解脫的人,如果想要驗證自己的修行成果,就能夠證明自己:
『我已經達到生命的盡頭,已經擺脫了生死輪迴,
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所有行為,並且自己知道不會再有下一世。』
同樣地,觀察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也是如此。」
當時,諸比丘們聽了佛陀的教導,都非常高興地去實踐。
小結
整體來說,我覺得 ChatGPT 還是翻得不錯的,雖然還是會有翻錯的地方。
後記
經 Shih Shengyin 指導,換個方式問,可以得到更好的解答。
問:
如果你是一位佛教資深學者,請你將以下文字翻譯為白話: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觀色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「如是觀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「如是,比丘!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,則能自證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「如觀無常,苦、空、非我亦復如是。」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」
ChatGPT 回答:
這裡有一個故事:有一次,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林裡孤獨園中居住。
當時,佛陀告訴比丘們,應當觀察萬物的變化無常,
如果能夠正確地觀察,便能得到正確的觀智。
正確的觀智會引發厭離心,進而讓喜愛貪瞋的心念消退。
最終,這種心念的減退將會帶來內心的解脫。
佛陀也告訴比丘們,要觀察五蘊的無常,包括感受、想法、行為和意識等。
如果能夠正確地觀察這些,同樣能夠得到正確的觀智,進而引發內心的解脫。
佛陀告訴比丘們,如果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達到內心的解脫,可以這樣自我證明:
「我已經結束了所有的生命歷程,我已經走上了道路,我已經完成了我應該完成的使命,我自己知道自己不會再次投胎。」
佛陀告訴比丘們,觀察無常同樣也可以用來觀察苦、空、無我等主要佛法觀念。
當比丘們聽到佛陀的教導時,都感到非常高興並且努力實踐。
再換個方式問:
如果你是一位已有修證經驗的佛教宗教師,聽法的對象是初學者,請你將以下文字翻譯為白話: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觀色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「如是觀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「如是,比丘!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,則能自證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「如觀無常,苦、空、非我亦復如是。」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」
ChatGPT 答:
這段文字是說一位佛陀告訴比丘們,要觀察世間萬物的無常性。
當你正確地觀察到這一點時,你會開始厭離於它們,對它們不再執著,進而產生內心解脫的喜悅。
如果你也能如此觀察自己的感受、思想、行為和認知,同樣可以達到這種解脫的境界。
當你真正體悟到這種解脫時,你會自信地說:
「我已經完成了我的生命使命,我已經開始進行向着涅槃的修行,
我的所作所為也已經做完了,我知道自己不再有下一個生命。」
這就是觀察無常性的道理,同樣也適用於苦、空和非我等其他方面。
當比丘們聽了佛陀的教導後,都非常高興,並努力實踐。